我曾经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(NOAA)的一名普通程序员乐配资,开发的软件挺“神奇”的,主要给那些开飞机飞进飓风、收集气象数据的飞行员使用。
在这期间我接触到了一个改变人生的理念:FI(Financial Independence,财务独立),读了很多FI的书,听了很多FI的播客以后,我爱上了这个理念:
放弃攀比心理、追逐物质的思维,不要去套一种模板人生,而是专注于自己真正重视的东西,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。
作为程序员,我立刻想到一个点子,能不能把这些理念可视化地呈现出来呢?
我先尝试制作一个电子表格,但没多久,表格中复杂的公式就让我崩溃了。
我又到网上四处寻找相关软件,这个点子根本不稀奇啊,早就应该有人做出一个完善的产品了。
但很遗憾,我找不到那个“完美工具”,没有一个产品能完全符合我个人的需求。
是的,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利基市场。
2021年,我决定开发一个Web应用来占领这个市场,这就是ProjectionLab。
0 1
之前我有着丰富的开发经验,做过上百个项目和小游戏,但从来没有想过商业化,也没有变现的经验,只是觉得开发很有趣,很有成就感。
这一次也是类似,一个原型很快就开发了出来,基本上满足了自己的财务规划需求。
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软件,ProjectionLab 专注的是“未来模拟”。
你可以在软件里设定一些生活事件——虽然看起来像“小事件”,但其实非常关键。比如:
“我女儿在某年到某年上大学,小儿子几年后也要上......”
“房贷将在某年还清......”
“如果我 35 岁退休、每年支出 4 万美元、再买个房……会不会破产?”...
你可以把这些全部建模进你的财务计划。
你可以拖动时间线上的事件(结婚、搬家、换工作)来“模拟未来”,非常直观。
ProjectionLab的目标,是让你为一个真实而充满变化的人生做规划,而不是像网上那些千篇一律的“退休计算器”。
第一版做出来以后,我面对一个选择:要不要把它公开?
和很多人一样,我也经常在副业和梦想之间徘徊,很怕迈出第一步,怕失败,怕嘲笑。
不过这一次,很多FI故事(把兴趣变成事业)让我鼓足勇气,先把软件分享到了著名的Reddit网站上,希望能一鸣惊人。
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,在Reddit上一点儿水花都没有。
虽然有点儿灰心,但我还是又把软件发到了Hacker News,这个科技社区不是个性化的,而是所有人看到的是一个“统一的首页”,靠社区的投票决定什么内容能上去。
Hacker News以“毒舌”著称,大家经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各种项目,发出去以后我就惴惴不安,但是当大家看到ProjectionLab那精美的页面和强大的功能时,一下子被吸引住了,纷纷给我留言,一个小时后,我的邮箱就爆了。
积极的反馈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动力,我决定把这个项目当作一个“真正的产品”。
0 2乐配资
很多创业者一看到项目有点起色,就会立马“All in”。
但我一直比较谨慎,而且我有点担心“All in”的决定会让自己在ProjectionLab上的财务预测变差,这是典型的“风险厌恶”。
那只有兼职,利用业务时间干活了,每天下班后,再干4个多小时,周末和节假日也几乎全天在工作。
我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:没时间和家人在一起,睡眠越来越少,质量也越来越差......
大家可能以为,ProjectionLab在HackerNews上爆了,应该会像那些病毒式营销的软件一样,呈现指数级增长吧?
其实并不是这样,软件的订阅收入是起起伏伏的,尤其是前两年,收入的锐减搞得我好几次想放弃:
幸好我坚持下来了,两年以后,用户开始稳定增加,收入也开始稳步增长。
2023年9月,MRR(月度经常性收入,衡量订阅型或SaaS公司最核心的指标之一)达到1.6万美元!于是我把正常的工作变成了兼职。
又过了两个月,用户数达到2800人,MRR达到2.3万美元。
这个时候,“风险厌恶”就有点儿可笑了,如果再不全力以赴,那才是最大的遗憾。
我彻底辞职,成为了一个独立开发者,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ProjectionLab的开发中。
我是个技术人员,在运营和营销方面没有经验,经过两年的发展以后,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增长会陷于停滞。
幸运的是,有个叫做乔恩·奎珀斯的家伙出现了,他在营销、增长和运营方面有着超过15年的经验,乔恩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一开始就要股权,而是一头扎入到这个产品的营销中,帮助ProjecitonLab增长,不求任何回报,真是个好人啊!
乔恩的到来是一个转折点,ProjectionLab的MRR开始迅速上扬。
一年后,已经证明自己的乔恩从顾问变成了我的合伙人,正式加入了ProjectionLab。
2025年6月,ProjectionLab的年度经常收入(ARR)达到了100万美元!
如果加上终身订阅和一对一培训课程这些非经常性收入,月收入比预期还要高20%~50%。
可以说,我已经实现了财务独立。
0 3
我认为,我和用户之间的关系,不能仅仅是“产品提供者”和“消费者”的关系,而应该更像是共创者。
我一直很重视用户反馈,在软件里内嵌了一个“反馈通道”,用户可以直接留言,建议会自动进入管理后台。
我还经常和用户一对一通话,了解他们的真实使用场景和困难。
这让我收获了很多灵感,比如,一些我原本觉得不重要的功能,其实对用户来说非常关键。而另一些“花哨的设计”,用户可能根本不在乎。
而且我发现,Projection Lab 的用户群体非常有深度,他们往往是:
FI 旅程中期的践行者
精通预算、投资、优化策略
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生活目标
同时也关心社区、愿意分享
在定价策略上,我没有选择一次性买断、或者免费+增值的道路,而是选择了订阅制。
这个决定是不容易做出的,因为FI社区的人本身就很节省,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一个财务软件付费。
采用订阅制,有三点考虑:
1.可持续性:我希望这个产品可以长期维护、不断演进。订阅模式可以提供持续收入,支持后续开发。
2.责任感:一旦用户为软件持续付费,我就有动力每个月都推出新功能、优化体验,而不是“一次卖断、后续摆烂”。
3.信任机制: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积累数据,如果哪天软件停止运营、或者被收购改方向,那就太不负责任了。我希望让用户知道——我会把这个当成长期事业来做,不是玩票,也不是做给投资人看的。
简单来说,我不是要“变成独角兽”、“获得融资”、“疯狂扩张”。
我要的是一个可持续、优雅、有深度、能让人热爱生活的项目,这种“稳稳的幸福”,反而是最美的事业。
0 4
我是凯尔,从2021年开发ProjectLab算起,已经过去5年了。
财务独立运动让我走上了这条路,这条路高低起伏,磕磕绊绊。
在早些年拼命工作,但依然业绩平平,收入下滑,每天醒来发现十几个订阅被取消的时候,我也会产生疑问:如果当初在LeetCode上苦练,然后去FAANG工作,自己的财务计划会不会看起来更美好?
渐渐地我明白了,创业总是会经历情绪的起伏,而“不放弃”其实是一种超能力。
成功并非取决于智商,更在于坚持不懈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。
财务独立从来就不是“停止工作”,而是“选择性地工作”,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。
如今,我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,每天醒来,都迫不及待地想喝咖啡、打开电脑、继续打磨这个自己热爱的工具。
对于那些想把副业变成事业的人,我有一点儿建议:
你不用等到完美的时机,也不用等到风口来临。 也许你现在有一个微小的念头,请给它一点儿空间,哪怕只是10分钟、一个晚上,给自己一个机会,去试一试。 你会惊讶地发现,它可能改变你的一生。
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